三闾庙古街是当年景德镇商船云集、人声喧哗的水路码头,分明、清两条街。明街长80多米,有9幢为一组的明中期和明晚期建筑群落;清街长230多米,由清代店铺和各类作坊组成。
三闾庙古街区的正街,也就是清街。街道东西贯穿全村,东南临昌江,傍水运码头,西接皖赣古道,地理位置扼守交通要冲,为往来必经之地。全街长231米,宽4.5米,最宽处达5米。街面中央由麻石条顺街道走向铺垫而成,为车行道,至今已碾印下两道数厘米深的车辙印。车行道的两侧,采用青石板铺垫,少数地方还嵌砌有卵石图案。车行道凸起,其两侧地面呈弧形递减,形成街两侧排水道。
临街建筑,绝大部分为清代中、晚期的商铺,主要是油盐店、米店、酱货店、磨坊、油榨、杂货店和南货店(类同现代的副食品商店),夹杂有饮食店、客栈,还有一些药店、瓷器店、布店和红店(经营成瓷加工业)。这些店铺中,有些是景德镇大店的分号或者是景德镇小店的总号,证实这里的商业经营与景德镇的商业经营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。三闾庙清代街道两侧的商铺建筑,内地坪一般均高于街面1至2步台阶,既可避免街面流水的侵浸,又可使往来行人便于明察店内经营内容。店铺均为两层结构。面阔为单间、双间或三间不一。底层店面内空高阔。单间或双间面阔的小店,楼层较矮。少数双间或三间面阔的店铺,临街面外挑半米左右,形成楼部檐廊,配备有护栏,外壁配备隔扇式门窗,其型制在浮梁县极为少见,却完全类似历史上景德镇镇区内的商铺建筑。可见该地受景德镇的影响极大。
古街临江口,是一座拱门。拱门由窑砖砌成,上书“三闾古栅”,为清光绪三十四年(1908)六月建,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。青石板上书写的文字,透露了这条街的信息。门内配备有木质栅门,用于日启夜闭。过去有专人负责开启和关闭栅门。出了拱门,就到了昌江边。这里就是著名的三闾庙渡口码头,与对岸的里市渡隔河相望。
来源:《三闾庙历史文化初探》